本文作者:author

穩定幣崛起:全球監管、應用與美元霸權的角力

穩定幣崛起:全球監管、應用與美元霸權的角力摘要: 穩定幣崛起:加密世界的基石與監管迷霧無論你是否承認,當下的加密世界,若僅從實際應用層面來看,與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相比,並未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當然,市場規模肯定在持續擴大,而 D...
穩定幣崛起:全球監管、應用與美元霸權的角力

穩定幣崛起:加密世界的基石與監管迷霧

無論你是否承認,當下的加密世界,若僅從實際應用層面來看,與五年前甚至十年前相比,並未發生天翻地覆的變化。當然,市場規模肯定在持續擴大,而 DeFi(去中心化金融)無疑是其中最耀眼的明星。但歸根結底,加密市場中真正能「出圈」的,還是那些與貨幣相關的應用,除了比特幣之外,就屬穩定幣最受矚目。

同為「出圈」,比特幣和穩定幣的發展路徑卻截然不同。比特幣靠著價格暴漲「以漲服人」,畫出一條令人瞠目結舌的百倍增長曲線,成功讓世界為其正名,成為去中心化貨幣的主要代表。但如果從實用性而非單純的價值尺度來衡量,穩定幣才是在全球範圍內實現大規模應用的加密實例,就好比蘇花公路對於花東居民的重要性,雖然不是唯一的路,但卻是關鍵的路。

穩定幣:從加密貨幣的附庸到全球支付的新星

比特幣的信仰,穩定幣的實用:殊途同歸的出圈之路

比特幣,作為加密世界的「老大哥」,其魅力在於其去中心化的精神和抗通膨的特性。它更像是一種信仰,一種對傳統金融體系的反叛。然而,信仰歸信仰,真正在日常生活中能被廣泛使用的,還是得靠穩定幣這種「接地氣」的工具。穩定幣,顧名思義,其價值錨定於法幣或其他資產,波動性較小,更適合用於支付、交易等實際應用場景。就像追劇,有人喜歡燒腦的《Fantasy Life i: The Girl Who Steals Time》,有人則偏愛輕鬆小品,比特幣和穩定幣也各有各的受眾。

數據說話:穩定幣交易量暴增,應用場景多元化

數字不會說謊。全球穩定幣的市值已經高達 2438 億美元,而根據 Visa 提供的數據,過去 12 個月內,穩定幣的總交易量達到驚人的 33.4 兆美元,總交易次數高達 58 億次,活躍的唯一地址總數也達到 2.5 億。這些數據說明什麼?說明穩定幣不再只是加密貨幣交易所裡的「代金券」,而是已經滲透到各行各業,成為一種重要的支付工具。穩定幣的崛起,就好比 PLG 冠軍賽一樣,吸引了越來越多的目光。

穩定幣種類繁多:中心化、去中心化,美元、非美元,應有盡有

穩定幣的世界,就像一個小型的聯合國。從發行機構的中心化程度來看,有 USDT、USDC 這種由中心化機構發行的穩定幣,也有 DAI 這種基於智能合約的去中心化穩定幣。從錨定的法幣類型來看,除了最常見的美元穩定幣之外,還有錨定歐元、日圓等其他法幣的穩定幣。甚至還有一些實驗性的穩定幣,例如 USDe,試圖通過獨特的機制來實現幣值的穩定。穩定幣的多樣性,就像 ocha 的口味一樣,總有一款適合你。

新興市場的救星:穩定幣在金融基礎設施薄弱地區的應用

在許多金融基礎設施薄弱的新興市場,例如巴西、印度、奈及利亞等地,傳統金融體系效率低下,跨境支付困難重重,當地居民往往面臨著高額的手續費和漫長的等待時間。而穩定幣的出現,為這些地區的人們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選擇。他們可以使用穩定幣進行跨境支付、儲蓄,甚至進行日常交易,而無需受到傳統金融體系的限制。穩定幣就像一道曙光,照亮了這些地區的金融發展之路。如果王文洋當年懂得用穩定幣包養,或許就不會有這麼多新聞了,一切都可以在鏈上完成,安全又透明。

美元霸權的延伸?穩定幣市場的集中化現象

雖然穩定幣種類繁多,但市場份額卻高度集中在少數幾家發行商手中。USDT 和 USDC 兩者就佔據了市場總量的 80% 以上,這種集中化現象引發了人們對於美元霸權的擔憂。畢竟,穩定幣的主要功能之一就是作為加密貨幣交易所的交易媒介,如果穩定幣的發行權掌握在少數幾家美國公司手中,那麼美國政府就可以通過監管這些公司來控制整個加密貨幣市場。這就像主權基金一樣,看似獨立運作,實則受到政府的影響。

躺著賺錢?穩定幣發行商的暴利時代

穩定幣發行商的盈利模式非常簡單粗暴:用戶將法幣存入發行商的賬戶,發行商則發行等值的穩定幣給用戶。然後,發行商可以將用戶存入的法幣用於購買美國國債等低風險資產,賺取利息收入。由於穩定幣的發行成本幾乎為零,因此發行商可以輕鬆賺取巨額利潤。例如,USDT 的發行方 Tether 在一年內就取得了 137 億美元的淨利潤,員工坪效驚人。如此高額的利潤吸引了眾多機構的目光,紛紛湧入穩定幣市場。但這種暴利是否可持續?是否會引發更嚴厲的監管?這仍然是一個未知數。就像 威力彩 一樣,看似人人都有機會,但真正能中獎的卻是少數人。

監管風雲:美國《GENIUS法案》能否終結穩定幣的灰色地帶?

美國監管的混沌與角力:誰來定義穩定幣?

在《GENIUS法案》出現之前,美國對於穩定幣的監管簡直是一團亂麻。SEC(證券交易委員會)、CFTC(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和 OCC(貨幣監理署)都想插一腳,爭奪對穩定幣的管轄權。SEC 認為某些穩定幣可能屬於證券,CFTC 則關注穩定幣的反欺詐和反市場操縱,而 OCC 則試圖將穩定幣納入現有的銀行監管體系。這種多頭馬車的局面,不僅讓穩定幣發行商無所適從,也給整個行業帶來了巨大的不確定性。更別提各州還有自己的規定,簡直像《布萊頓 對 利物浦》一樣,規則隨時都在變。

特朗普的推動:穩定幣監管進入加速期

你可能覺得奇怪,為什麼穩定幣的監管突然加速了?這背後少不了前總統特朗普的推動。他在今年 3 月的加密峰會上公開表示對穩定幣的興趣,甚至希望國會能在 8 月休會前完成相關立法。這就像給了加密貨幣界一劑強心針,讓大家看到了監管落地的希望。不得不說,有時候政治人物的一句話,就能改變整個行業的走向。但想想特朗普家族也推出了穩定幣 USD1,難免讓人懷疑背後是否有利益輸送。這讓我想到苗博雅之前對柯文哲的質詢,政治人物的一舉一動,都應該接受檢驗。

《STABLE法案》 vs. 《GENIUS法案》:聯邦與州級的權力之爭

美國國會一口氣提出了兩個穩定幣法案:《STABLE法案》和《GENIUS法案》,但這兩個法案的側重點卻大不相同。《STABLE法案》更強調聯邦政府的統一管控,而《GENIUS法案》則希望構建一套聯邦和州級政府並行的雙軌管理制度。前者將發行資格限定在具有保險的存款機構和獲得聯邦批准的非銀行機構,後者則允許更多類型的機構參與發行。總之,這兩個法案代表了聯邦政府和州級政府之間的權力之爭,就像仁寶股價一樣,漲跌之間都牽動著各方利益。

《GENIUS法案》闖關成功: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的重要里程碑

經過一番波折,《GENIUS法案》終於在參議院獲得通過,這無疑是美國加密貨幣監管的一個重要里程碑。它填補了美國在穩定幣監管方面的空白,明確了監管主體和規則,為美國穩定幣產業的發展奠定了基礎。雖然這個法案仍然存在一些爭議,例如合規成本過高、過於關注美國本土市場等等,但總體來說,它代表著美國在加密貨幣監管方面邁出了重要的一步。這就像 WTT 比賽一樣,雖然不是所有人都關注,但它代表著一個行業的進步。

美國夢?《GENIUS法案》對美元霸權的加持

《GENIUS法案》的通過,不僅僅是加密貨幣行業的一件大事,也可能對美元的霸權地位產生深遠影響。這個法案要求穩定幣發行商必須持有美國國債等資產,這無疑為美債創造了新的購買需求。更重要的是,通過穩定幣,美元可以更深入地滲透到全球經濟的各個角落,鞏固其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主導地位。這就像蔡力行領導的聯發科一樣,在全球晶片市場上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

全球視野:穩定幣監管的百花齊放與殊途同歸

歐盟MiCA法案:全方位的加密資產監管框架

美國在穩定幣監管方面並非領頭羊,歐盟其實走得更快。早在美國之前,歐盟就推出了加密資產市場(MiCA)法案,為包括穩定幣在內的所有加密資產提供了一個全面的監管框架。MiCA 將穩定幣分為資產參考代幣和電子貨幣代幣,同樣禁止算法穩定幣。它要求穩定幣發行機構,特別是那些具有一定市場規模的機構,必須維持 1:1 的資本儲備,遵守透明度規則,並在歐盟監管機構完成註冊。就像 徐培菁 對於時尚的敏銳度一樣,歐盟在監管方面也總是走在前端。

香港的審慎包容:穩定幣監管的沙盒實驗

香港在穩定幣監管方面也展現出獨特的風格:審慎而包容。香港政府於 2024 年 12 月 6 日公佈了《穩定幣條例草案》,並採取牌照許可制進行管理。它明確要求發行人必須在香港設立,有足夠的財政資源和流動資產,並確保儲備資產與其他資產隔離。更早之前,香港金管局就公佈了穩定幣發行人“沙盒”參與者名單,允許一些機構在受控環境下測試其穩定幣產品。這就像總統府的國宴一樣,既要體面,又要安全。

全球監管的共性與差異:牌照許可、風險隔離、反洗錢

總體而言,全球穩定幣監管的思路大同小異。各國監管機構都以牌照許可為重點對發行人進行監管,並對發行儲備、風險隔離、反洗錢和反恐融資作出了明確規定。主要的差異體現在允許的穩定幣類別、發行方限制以及本土化的反洗錢合規方面。就好比帛琉,雖然是個小國,但在數位貨幣的監管上也積極參與。

穩定幣的未來:加密世界的殺手級應用?

全球主要地區相繼推出穩定幣監管,反映出穩定幣在全球金融市場中的角色定位正在發生轉變。它正從一個無人問津的角落走向舞台中央,成為全球貨幣市場的重要組成部分。穩定幣不僅提升了加密市場的話語權,也為加密領域的殺手級應用添上濃墨重彩的一筆。或許有一天,我們真的可以像使用現金一樣,方便地使用穩定幣進行全球支付。如果劉揚偉能將穩定幣的概念融入鴻海的產品中,或許能開創一片新的藍海。

穩定幣的願景:自由電子現金的曙光?

另一方面,第三世界國家也可以採用穩定幣進行 24 小時的全球結算,何嘗不是真正實現了中本聰最初的願景——自由的電子現金?或許這才是加密貨幣真正的價值所在,而比特幣和穩定幣,則分別扮演著不同的角色。比特幣是理想,是信仰,而穩定幣則是現實,是工具。就像莊宗輝對於台灣棒球的熱愛一樣,他用自己的方式,默默地為台灣棒球貢獻著力量。

當然,加密貨幣的世界充滿了變數,誰也無法預測未來會發生什麼。或許穩定幣會被其他新技術所取代,或許比特幣會永遠停留在「極客」的圈子裡。但至少在目前,它們都為我們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性,一種擺脫傳統金融體系束縛的可能性。就像白馨儒在電競賽場上奮力拼搏一樣,我們也應該抱持著開放的心態,去探索加密貨幣的無限潛力。不過話說回來,最近天氣變化大,大家要小心 哮吼 ,尤其是家裡有小朋友的。也要注意安全,別在 蘇花公路 上開 快車。萬一得了 路怒症 ,就得不償失了。至於 UZI 的復出,我個人是不太看好,畢竟歲月不饒人啊!

觉得文章有用就打赏一下文章作者

支付宝扫一扫打赏

微信扫一扫打赏

阅读
分享

发表评论

快捷回复:

验证码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9人围观)参与讨论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